
溪壑分离,红尘游戏,真何趣?名利犹虚,后事终难继。(猜一物)
耍的猴儿谜
溪壑分离,红尘游戏,真何趣?名利犹虚,后事终难继。
[说明]
这首用“点绛唇”曲子写的谜语,湘云念了后,“众人都不解,想了半日,也有猜是和尚的,也有猜是道士的,也有猜是偶戏人的。”只有宝玉一下子就猜着了。
[注释]
1.溪壑分离,红尘游戏——猴子多生活在山谷中、涧溪旁,被人捕住后便离了山林,来到闹市,供人耍玩。
2.名利犹虚——指猴子穿衣戴帽,扮成文官武将的样子。清代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耍猴儿者,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,猴手自启箱,戴而坐之,俨如官之排衙。猴人口唱俚歌,抑扬可听,古称‘沐猴而冠’,殆指此也。”
3.后事终难继——小说中湘云已作了解说:“那一个耍的猴儿不是剁了尾巴去的?”
[鉴赏]
湘云这个谜,作者大有深意。谜儿众人不解,只让宝玉猜中,也不是偶然的,因为它句句适用于宝玉:大荒山青梗峰的顽石,幻形入世,成了怡红公子,这不正是“溪壑分离,红尘游戏”吗?“真何趣”的感慨与他在《寄生草解偈》一曲中所说的“到如今,回头试想真无趣”的意思一样;“名利犹虚”,是他蔑视仕途经济的反抗思想;“后事终难继”,或者说“剁了尾巴去”,正应了他“悬崖撒手”、弃家为僧的结局。这样,谜语就简括了宝玉一生的道路。
从整个贾府后来“一败涂地”、“树倒猢狲散”来看,也完全符合谜语末句所言。当时湘云以猴儿断尾解说它,引得众人哈哈大笑。如果这些人知道这句话所预示的真正含义,还有谁能笑得出来呢?
谜语的巧妙,还在于它又可以成为对当时政治上各种丑恶人物的无情的嘲讽。因为,在作者那样“旁观冷眼人”看来,世上一切热中于功名利禄之辈,从他们套上名利的绳索的那一天起,也就像“耍的猴儿”一样,上窜下跳在扮演着滑稽的角色。他们洋洋得意于一时的高官厚禄,俨然摆出一副了不起的姿态,这完全像“沐猴而冠”那样虚妄可笑。戏总是要演完的,那时怕也免不了落得个“后事终难继”的下场。后四十回的续补者没有按原作者这条线索去写。他硬要宝玉念念不忘“有个好儿子,能够接续祖基”(对李纨说的话),而且写他自己也得了贵子还攻读“四书”、“八股”,考中科举,金榜挂名,又预言“将来兰桂齐芳,家道复初”,大翻曹雪芹“名利犹虚,后事终难继”的案。今天看来,这些地方恰好都是续书的致命伤。
红楼梦第五十回最后的谜题
溪壑分离,红尘游戏,真何趣?名利犹虚,后事终难继。
[说明]
这首用“点绛唇”曲子写的谜语,湘云念了后,“众人都不解,想了半日,也有猜是和尚的,也有猜是道士的,也有猜是偶戏人的。”只有宝玉一下子就猜着了。
[注释]
1.溪壑分离,红尘游戏——猴子多生活在山谷中、涧溪旁,被人捕住后便离了山林,来到闹市,供人耍玩。
2.名利犹虚——指猴子穿衣戴帽,扮成文官武将的样子。清代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耍猴儿者,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,猴手自启箱,戴而坐之,俨如官之排衙。猴人口唱俚歌,抑扬可听,古称‘沐猴而冠’,殆指此也。”
3.后事终难继——小说中湘云已作了解说:“那一个耍的猴儿不是剁了尾巴去的?”
[鉴赏]
湘云这个谜,作者大有深意。谜儿众人不解,只让宝玉猜中,也不是偶然的,因为它句句适用于宝玉:大荒山青梗峰的顽石,幻形入世,成了怡红公子,这不正是“溪壑分离,红尘游戏”吗?“真何趣”的感慨与他在《寄生草解偈》一曲中所说的“到如今,回头试想真无趣”的意思一样;“名利犹虚”,是他蔑视仕途经济的反抗思想;“后事终难继”,或者说“剁了尾巴去”,正应了他“悬崖撒手”、弃家为僧的结局。这样,谜语就简括了宝玉一生的道路。
从整个贾府后来“一败涂地”、“树倒猢狲散”来看,也完全符合谜语末句所言。当时湘云以猴儿断尾解说它,引得众人哈哈大笑。如果这些人知道这句话所预示的真正含义,还有谁能笑得出来呢?
谜语的巧妙,还在于它又可以成为对当时政治上各种丑恶人物的无情的嘲讽。因为,在作者那样“旁观冷眼人”看来,世上一切热中于功名利禄之辈,从他们套上名利的绳索的那一天起,也就像“耍的猴儿”一样,上窜下跳在扮演着滑稽的角色。他们洋洋得意于一时的高官厚禄,俨然摆出一副了不起的姿态,这完全像“沐猴而冠”那样虚妄可笑。戏总是要演完的,那时怕也免不了落得个“后事终难继”的下场。后四十回的续补者没有按原作者这条线索去写。他硬要宝玉念念不忘“有个好儿子,能够接续祖基”(对李纨说的话),而且写他自己也得了贵子还攻读“四书”、“八股”,考中科举,金榜挂名,又预言“将来兰桂齐芳,家道复初”,大翻曹雪芹“名利犹虚,后事终难继”的案。今天看来,这些地方恰好都是续书的致命伤。
红楼梦诗词赏析——75.仙境别红尘(黛玉)
目录二
世外仙源(匾额)(林黛玉)
名园筑何处?仙境别红尘。
借得山川秀,添来气象新。
香融金谷酒,花媚玉堂人。
何幸邀恩宠,宫车过往频。
[注释]
1.“名园”句——程高本作“宸游增悦豫”,大大增加了颂圣的色彩。
2.别红尘——不同于人间。别,区别。
3.“借得”二句——上句说诗歌从山川中借得秀丽。唐代张说到岳州后,诗写得更好了,人谓得江山助。下句说盛事使园林增添新气象。这一联有题咏、归省等人事,但字面上不说出,是一种技巧。
4.融——融入,混和着。金谷酒——晋代石崇家有金谷园,曾宴宾客于园中,命赋诗,不成者罚酒三斗。李白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:“不有佳作,何伸雅怀?如诗不成,罚依金谷酒数。”这里借典故说大观园中“大开筵宴”,命题赋诗。
5.媚——对人献妩媚之态,拟人化写法。玉堂人——指元春。玉堂,妃嫔所居之处。《三辅黄图》:“未央宫有殿阁三十二,椒房、玉堂在其中。”《汉 》中亦有“抑损椒房、玉堂之盛宠”的话。这一联用典、对仗都很讲究,而小说中偏说黛玉是“胡乱作”的,是为了突出人物的聪明。两句第一字点园景。
6.“何幸”二句——邀,叨受,幸蒙得到。以元春归省为幸事,所以说“邀恩宠”。来贾家路上宫车马队往来不绝的情景,小说中有描写。
红楼梦诗词赏析——262.重游幻境
目录六
重游幻境所见联额三副
(第一百十六回)
[说明]
宝玉失玉病危,和尚送玉将他救活。但他让宝玉魂魄出窍,重游一次幻境,使他领悟“世上的情缘,都是那些魔障”。这三副联额就是宝玉梦游幻境时所见,它的内容是针对第五回中“太虚幻境对联”、“孽海情天对联”、“薄命司对联”而拟的。
真如福地
假去真来真胜假,无原有是有非无。
福善祸淫
过去未来,莫谓智贤能打破;
前因后果,须知亲近不相逢。
引觉情痴
喜笑悲哀都是假,贪求思慕总因痴。
[注释]
1.真如福地——真如,佛家语,即所谓永恒真理。真,真实;如,如常不变。福地,仙境,所谓幸福之地。“真如福地”恰好是“太虚幻境”的反义。
2.“无原”句——为了与上一句对仗而硬凑的,意谓“无”本来是存在的,但它与“有”不同。
3.福善祸淫——施福于善者,降祸于淫者。
4.引觉情痴——引导痴心者觉悟的意思。
[评说]
这一回书把小说缘起和第五回中的情节都拉了进来。宝玉一会儿翻“册子”,一会儿看“绛珠草”,其中也有神仙姐姐,也有鬼怪,也在半途中喊救命等等,读之今人生厌。但是,太虚幻境的三副联额却都被改掉了。原来“真”与“假”、“有”与“无”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,现在却把“真”与“假”、“有”与“无”截然分开,以形而上学代替了辩证法,用“真胜假”、“有非无”之类的话把曹雪芹的深刻思想糟塌得不成样了。
红楼梦中元宵节中元妃的灯谜寓意着什么
元妃灯谜的谜底是炮竹。写的正是贾元春自身及其命运结局情况。她被选入宫后,先是作女史,后因德才兼备,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,加封贤德妃,十分荣华富贵。但贾妃的荣华富贵却好景不长,在宫廷残酷的倾扎争斗之中,不久她也像炮竹一样转眼之间便化为灰烬了,确实可悲。这不是元妃的有意提醒,应该是无意为之。这是曹老先生匠心独运,借此暗示贾府及各人的命运。
元宵节灯谜 猜 化公为私(<<红楼梦>>人名)
上联:男生,女生,穷书生,生生不息!
下联:初恋,热恋,婚外恋,恋恋不舍!
横批:生无可恋
上联:博士生,研究生,本科生,生生不息!
下联:上一届,这一届,下一届,届届失业!
横批:愿读服输
上联:金沙江,嘉陵江,黑龙江,江江可投!
下联:实验楼,教学楼,宿舍楼,楼楼可跳!
横批:空前绝后
上联:爱国爱家爱师妹!
下联:防火防盗防师兄!
横批: 小心火烛